互助服務背後的那些小誤會|真實案例解析。

GDM Official

2025年7月28日

“我的車修了一個多月怎麼還不能取?專員也沒主動聯繫。”

最近,我們收到類似反饋。作為一支認真傾聽的團隊,我們復盤後發現,這類困擾背後,往往並非我們的服務不到位,而是信息的「擦肩而過」造成了誤會,也反映出不少會員對美國修車流程的時間和溝通預期存在落差。

今天,我們分享一個典型案例,不只是還原真相,也希望幫助會員更順暢地使用服務。

案例:專員不主動聯繫?其實我們一直在跟進

7 月初,一位會員在 App 內聯繫客服,說車修太久、沒人主動聯繫,而且自己英文不好溝通吃力。

我們隨即回溯服務全流程:

6/2–6/4:事故上報後,專員按約電話溝通→會員主動回郵件並上傳資料→雙方建立起郵件溝通→專員確認符合互助條件,啟動維修流程→會員選擇合作方 Innovation Group 維修門店;

6/5–6/10:門店進行車輛評估→出具損失報告→專員審核確認損失並協調維修時間;

6/16:車輛進廠;

6/18–7/2:維修期間發現隱藏損傷(如前大燈需更換),又遇配件等待→專員多次更新預計完工時間(ECD),並通過中英文短信、郵件、電話同步進度;

7/8:維修完成,會員當天取車;

7/10:專員再次致電回訪;

整個服務期間,專員通過電話、短信、郵件多次聯繫會員其中電話6次 - 帶口譯服務,短信7次郵件6次),涵蓋每個關鍵節點。

遺憾的是,由於部分信息未被及時查收,導致產生了「沒人聯繫」的誤會。

為什麼 ECD(預計完工時間)會變動?

這是不少會員的疑問。我們來拆解原因:

維修是動態過程,隱藏損傷不可避免

在事故初步評估損失時,往往只能看到表面損傷。而一旦車輛拆解進入實修階段,常會發現「隱藏損傷」—— 比如結構件受損、電路系統故障或保險杠下方的破裂燈具等。這些損傷一開始難以察覺,卻會顯著影響修復方案和配件需求,自然也會導致 ECD 隨之延後。這在行業中屬普遍現象。

配件等待取決於類型與貨源地

例如,本次維修優先使用 LKQ(優質替代零部件),部分配件發現本州缺貨後只能改用 OEM(原廠件)。相比 LKQ 配件,OEM 生產和運輸周期更長,通常等待 2–3 周。

那這次的維修效率到底如何?

根據 CCC Intelligent Solutions 發布的 2025 年 Q1 數據:

  • 美國行業平均從「確認損失」到「修復交車」為 28.7 天,本事件為 28 天(6/10–7/8),無拖延

  • 進一步細看「確認損失到進廠」,行業平均 14.8 天,本事件僅用 6 天(6/10-6/16),顯著高效

因此,30 天左右的維修周期(從確認損失到修復交車)在美國修車行業屬於常態。即使我們盡力提速,也仍需面對行業裡配件流轉、維修排期等客觀環節。我們理解會員希望儘快取車,但也建議大家建立合理的時長預期。

也許不是「沒人聯繫」,而是信息擦肩而過

還有一位會員,在晚上 10 點多報告事故,第二天早上 10:12PT 專員已發出短信和郵件,但 11:03PT 會員聯繫客服說「沒人聯繫」。信息確實發了,但會員當下未查收。

美國維修服務偏好通過「郵件 + 短信」方式進行階段性更新,而非每天打電話「報平安」—— 這種頻率差異也容易造成溝通誤解。我們理解事故後大家都很焦慮,也貼心提醒:

  • 請定期查看短信、郵箱和開啟 GDM App 通知,避免錯過重要信息。

  • 新版 GDM App【案件進度提醒】功能即將上線,可實時查看維修狀態與預計完工時間。

我們知道事故後的等待很煎熬。所以,我們始終堅持:每一次溝通都有記錄,每一条進度都及時同步,每一位會員都認真對待。

誤會的背後,其實是服務可以變得更好的機會。我們會繼續優化流程、強化提醒,也感謝你們的理解和支持。因為互助,不只是制度,更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連接。

©2025 Good Driver Mutuality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©2025 Good Driver Mutuality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©2025 Good Driver Mutuality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